德化县监察委员会 > 廉政时评 > 八面来风
高级检索
研究朱子理学和书院的当代价值
2017-04-10 16:32:25    福建日报

????古代书院初现于唐、成型于宋,主要由名儒乡绅私家创办,一般具有藏书、讲学、祭祀及著述等功能。在封建社会,书院作为一种民间教育组织,对开启民智、推广儒学和培养人才等都起到重要作用,是中国传统文化孕育和传播的摇篮。南宋时期,福建诞生了一位伟大思想家朱熹,世尊“朱子”。朱熹集理学之大成,创立新儒学,擘画了中国思想文化史上一场革命性转折。探寻朱熹与书院的关系,感触朱子理学尤其是朱熹教育思想对书院文化的浸润,能给当今社会的思想文化建设和教育事业以有益的启示。

????朱熹一生中绝大多数时光包括启蒙、治学、授教、从政和著书立说等均在福建。朱熹用毕生精力著述《四书集注》,匡正儒道正统,成为孔孟之后最杰出的儒家代表。北宋末,辽金进犯,政权危在旦夕,官学几近毁灭,促成“天下为己任”的一批名儒兴教救亡,重振私学,致书院复苏。南宋书院的中兴唯理学引领,举旗者乃朱熹。朱熹既是思想家,也是教育家。他19岁登科进士后,就在五夫故里的兴贤书院、屏山书院授徒讲学,直至终老建阳的考亭书院。其一生从教半世纪,即使从政为官,也没中断办学,每任一地,总是一边整顿官学,一边振兴书院。他在福建先后创办了“寒泉精舍”“晦庵草堂”“武夷精舍”“沧州精舍”(即“考亭书院”)。朱熹持守儒家“下达上学”传统,潜心书院教育五十余年,促进了南宋书院的恢复勃兴和理学的形成与传播。中国书院因而得以创新发展,别开生面。一是推动了书院的创建与繁盛。二是制订学规,肃正学风。三是悉心打造理学阵地。四是培养了大批理学精英。正是朱熹和弟子的共同努力,朱子理学得以广泛传播和传承后世。

????时境迁,史可鉴。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今天,人们应当以辩证唯物史观正视朱子理学和书院,研究其文化价值以及当代之应用。

????一要正视朱子理学和书院对中华民族向前发展的历史贡献。朱熹办书院、兴理学,很重要的动机是肃明伦理,扳正民心,弃“空幻”为“从实”,让传统儒学在整饬社稷中重获生机,从而稳立社会政治与思想文化的高地,这是关乎中华民族命运兴衰与灵魂再铸的一次历史抉择。可设想,若无书院勃兴,若无儒学新生,若无理学集大成,恐无至今八百余年正统国学,恐难免民众思想犹如散沙。很难想象,若无朱子理学,若无书院造化,承受过无数屈辱和苦难的今日华夏,仍是保持一个具有优秀传统文化的国度,仍是一个以强大思想凝聚力来维护政治统一的泱泱大国。仅此一点,足以让今人感恩朱子、感怀书院。

????二要正视继承和发展朱子理学及其教育思想的精髓。朱熹之于书院的创办与过化以及理学的集成与传播,顺应了当时乃至其后数百年封建社会发展的规律。其对“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深邃阐发,其制订的白鹿洞学规和勤工俭学实践,其在“鹅湖论辩”中提出读书穷理以致识“天理”、行“天道”的治学主张,其学术包容、平等相争和求同存异的学者气度,其忠君护国、以民为本的政治抱负和担当精神,其疾恶如仇、惩办污吏、提倡廉明的为政品格,以及其致力于启蒙教育和家庭教育,把伦理道德建设推广到社会各个方面和人的建设全过程,还有其为构建理学体系在集注儒道经典过程中的居敬态度和创新精神,特别是其在“玉山讲义”中概括的理学精义,对于南宋以后漫长的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都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并成为百姓思想认知和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重要导向,至今仍对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教育发展与改革、建设廉洁社会提供着宝贵借鉴。

????三要正视朱子理学和书院曾经的颓废与沦落。在元明清,朱子理学从“伪学”变成“绝对真理”,再变成对人们思想的禁锢,与此同时,书院向官办教育衍化及至走向消亡。这种结局,并非朱熹本人的所为所愿,也并非理学的意涵所致,根本原因在于封建制度本身。一方面,封建王朝必然要用各种思想文化的成就与力量,维护其统治地位的合法性,朱子理学和书院文化与同时期的任何思想学说一样,难免要被统治者所用,成为他们治国驭民的工具。唯朱子理学是尊,是封建统治者的政治权谋,恰恰有悖于朱子理学的包容性和创新性,推行官学化也有悖于儒家创办书院之初衷。对此,应当辨别厘清。另一方面,专制主义的本质决定了封建社会不可能完全实现自我革新,这也决定了朱子理学和其他任何先进思想都不可能在封建社会中得以真正发展与创新。书院制度的许多特点不为朝廷专制所容,使得封建社会中保持和发展书院的优良传统终究成为不可能。历史也证明,朱子理学和书院文化只有在社会实践的检验中去发展,在同其他思想文化的交流、比较和相互包容中去发展,才能保持其真理的光芒。这是朱子之后的人们的课题与使命,不应由朱熹本人担责。

????四要正视书院文化的复兴和创新性发展。书院文化中的思想精髓融入了伟大民族精神之中,成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支撑,值得后人忠实继承。我们要树立责任感和使命感,以与时俱进和不断创新的姿态,奋发开拓书院文化复兴的新途径,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添自信。要悉心研究、阐发和厘清优秀的书院文化遗产,包括书院经典白鹿洞学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赋予其时代内涵和现代方法,以期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融汇一体,有助于解决当今教育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要秉持珍惜历史、爱我中华的理念,把书院这块精神家园加以认真保护和完善。一些中华文明史上影响大、贡献大的古代书院如考亭书院等应当列为传统文化遗产重点修复和保护工程,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党委、政府的工作日程。修复历史建筑,旨在复活其文化,要精细挖掘和传播每一所古代书院的“好故事”,使之成为当代人们践行中华美德、民族精神的好教材。要推进书院文化复兴与当代教育发展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实现民主制度下的书院体制创新,构造书院民主议政、学术研究和社会智库的新功能。尝试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文化机构、高等学府、社会组织领办书院及其与实体企业合办书院的新形式,以期在办学场所、讲师、生源和经费等方面得以保障。引导书院发展对接“一带一路”,开展“朱子之路”“书院之旅”等交流活动,“走出去”与世界文明对话互鉴。建立和规范书院导师制、论坛制,把握书院讲学、著述、学术交流和知识普及的正确导向,做到既保持言论自由和学术活力,又唱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主旋律。

????(作者:福建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省闽学研究会顾问 朱清)

【责任编辑:黄晓茹】